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当德国作家波多·基希霍夫(Bodo Kirchhoff)选择将难民题材放入他的爱情小说《遭遇》(Widerfahrnis)时,这是个冒险的决定。欧洲难民问题是当下时事,是否高攀得上文学寄托的永恒之思?关于难民问题,难道德国人还嫌不够,要在文学作品里再被挠心一番?

幸运的是,基希霍夫并没有把文学当成政治时事评论。他并不处理去年涌向欧洲的百万难民潮,而是关心作为欧洲人自己的内心以及“善”的复杂与多歧义。在他的小说里,“难民”是一个意涵丰富的双重隐喻:小说主人公——两个已退休的德国老人,一男一女——是逃离自己的人生的难民。两人都从大城市退休迁居到阿尔卑斯山脚下的乡间养老,一个关闭了一家前景暗淡的小出版社,一个结束了一家没有足够客源的帽子店。意外擦出爱情火花后,他们临时起意决定驾驶宝马三人座Cabrio南下,去传说中充满阳光、红酒、欲望和探险的意大利,却在西西里岛遭遇了真实的难民。他们结识了一位语言不通的小女孩,决定带她北上。在路上,他们各自的过去涌入心头:一个曾经因为在一次意大利旅行时决定堕胎而失去挚爱和育子成家的机会,一个饱受女儿自杀的精神折磨。

本书的开篇,基希霍夫用回忆的口吻写道,这是一个令人心折的故事。无论是爱情还是那个小女孩,都充满感伤。两人陷入的爱情是脆弱的,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足够去爱;陷入到帮助小女孩的人道之爱也是脆弱的,因为他们并不完全善良。但是,在男主人公拾起勇气亲吻女主人公时,他写到,如果不是由于自我高估的勇气,我们会在哪里呢?每个人在他的躯壳里都是人生面前的难民。

为什么善是多歧的?为什么助人者也可能出于自私的动机?《遭遇》一作结合了一些基希霍夫个人的亲身经历。和小说主人公一样,他在意大利遭遇了震撼人心的难民潮。在那里,他邂逅了一个乞讨的难民小孩并给了她二十欧元——纯粹想看看她怎么反应。这让他感到非常羞愧而不安。于是,他开始了写作。

小说中,退休的德国老人帮助这个难民小女孩,或许某种程度上是完成他们自己内心需要被填补的空间。那么,助人者是不是实际上在施以权力,用极大的恩惠,操控被助者的命运?被助者通常失语而个性模糊,像洋娃娃一样被摆布。在北上的路上,一开始面目模糊的小女孩渐渐有了自己的个性和声音。

圣经说,施比受更有福。但这并不能解决欧洲人在面临难民问题上的内心反思和道德困境。

基希霍夫获得2016年法兰克福书展德语图书奖(摄:Claus Setzer/Frankfurter Buchmesse)

这是部特别的作品,感伤的爱情小说夹杂着公路电影的节奏。基希霍夫独具匠心的叙事技巧、内心独白描绘和小说旨趣的高度暧昧和开放性说服了德语图书奖(Deutscher Buchpreis)的七位评委,把年度最佳德语长篇小说颁发给了他。评委团认为,《遭遇》一作“是一个层次丰富的文本,极高明地将个人性与政治性的生存问题结合,让读者有无限的想象空间”,他成功地“在一个缜密的叙事构造里处理了文学作品小空间内的宏大主题”。

事实上, 《遭遇》一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只有224页,在出版社的定位上也是中短篇小说(Novella,意即结构紧凑、围绕一个完整的叙事展开的小说),然而评委团仍然决定将奖项颁发给这部作品。

德语图书奖由德国书业协会基金会(Börsenverein des Deutschen Buchhandels Stiftung)于2005年设立,每一年由七位评委评选当年出品的最佳德语长篇小说。除德国外,奥地利和瑞士的德语作品也有入选资格。在评选过程中,法兰克福各大书店会举行作品朗诵会,媒体也会紧跟报道,让长名单和短名单上的多部作品获得很高的讨论关注度。得奖人获2.5万欧元奖金,其他短名单获得者获2500欧元。颁奖仪式通常是法兰克福书展正式开幕前的重磅热身,在之后为期五天的展会中,得奖者作为书展重点推介作家进行一系列宣传活动。

德语图书奖的设立初衷旨在让当代德语小说获得更高的公众关注和国际能见度,效仿的是英国的布克奖(Man Booker Prize)和法国的龚古尔奖(Prix Goncourt)。在众多德语文学奖中,这是一个相对年轻、却备受关注的奖项,获奖作品通常会迅速攀上各大书店的畅销榜单。◼︎

 

 

© 版权声明:原载于《澎湃新闻》,有修改。未经本人授权,谢绝转载。

 

话题:



0

推荐

施庆华

施庆华

1篇文章 7年前更新

公粽号:施施而行在柏林

文章
  • 个人分类
全部文章 1篇
  • 文章归档
2016年 1篇